退休不代表解除壓力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3/02/28】
退休,不見得就已壓力中解脫。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系副教授林文德、吳春樺及研究生孟欣宏的研究顯示,退休者的鎮靜安眠藥用量在退休前後數年均顯著高於同年齡的未退休者,顯示退休者可能有較大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使用較多的鎮靜安眠藥,而退休本身並無法改善其心理健康而減少鎮靜安眠藥用量。
退休為人生重大的轉捩點。退休意味著個人離開職場、失去穩定的收入、生活作息亦失去約束。因此,個人的運動習慣、社交活動及與家人的相處等在退休後產生的變化,皆可能影響退休後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國內常見之退休相關研究多以退休金規劃、角色調適、生涯規劃、生活型態以及運動與休閒等為主,僅少數以醫療利用變化情形探討退休對健康的影響。反觀國外,有關退休與健康之相關文獻較為豐富,而針對心理健康方面,部分研究發現退休後因職場壓力減少,且有較多時間從事自我健康管理,故退休對於改善心理健康似有正面的作用。另一方面,研究亦發現65歲以下的退休者較可能有心理健康的問題,而以抗憂鬱劑的使用測量退休後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亦發現,因身體或心理健康而請領殘障給付者,退休後的抗憂鬱劑使用似有增加的趨勢,故退休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似並非完全有益。
研究發現,鎮靜安眠藥使用量低者,不論退休或未退休,其鎮靜安眠藥的使用量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退休者鎮靜安眠藥的使用量顯著較未退休者增加更快,但此情形在配對了退休者與未退休者的相關特性後,原鎮靜安眠藥低使用者不論退休與否,增加的幅度並沒有顯著的不同。同樣的,鎮靜安眠藥使用量較高者用藥量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雖然上升的幅度較用藥量低者小,但退休者增加的幅度仍大於未退休者。不過在配對之後,退休者與未退休者的用藥量差異並不顯著。
不管是因為心理健康的問題而導致退休,或是面臨退休而產生心理健康的問題,退休本身並沒有辦法改善退休者的心理健康。因此,未來相關退休政策除了考量社會安全制度的財務問題外,退休者的心理健康亦是應該關注的議題。
資料來源:http://61.222.185.194/?FID=19&CID=18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