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文章摘要,歡迎來信索取全文 tjph543@hotmail.com)
2015-08-28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自由時報
歐美盛行的衛生棉條,國內女性因為習慣問題,使用意願仍不高,但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黃俊豪在2013年針對363名女大生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衛生棉條「破處」迷思不再,雖然僅35.5%有使用經驗,但再使用率為無經驗者的13倍,顯然「一試成主顧」!
黃俊豪表示,影響衛生棉條使用意願的關鍵是女性主觀態度,自認親朋好友會高度支持自己使用,使用機率提高5倍;對於衛生棉條持正向態度,不會有負面觀感,使用機率更提高15倍。同時分析性取向、性別氣質是否與衛生棉條使用意圖有關,結果「非異性戀」較「異性戀」的女大生使用意願降低88%,進一步了解,原來是不喜歡外物侵入身體的不適感,但若自認女性友人會支持使用,使用機率最高可上升29倍。
黃俊豪也指出,根據1990年代的統計,國內衛生棉條使用率僅2%,與美國同時期的80%比例懸殊,但隨著風氣轉變,加上衛生棉條可以透過網路平台購買,可及性變高,可能使用意願有受到影響,但「處女膜」是否會遭到破壞,不再為影響台灣女大生使用衛生棉條與否的關鍵,反而更重視是否減少陰部悶熱度、減少經血外漏,以及使用是否需要搭配棉片等因素。
此篇研究原名為「以計劃行為理論探討女大學生未來使用棉條之行為意圖:檢視性取向、性別氣質之調節作用」,已刊登在今年8月的《台灣公共衛生雜誌》上,是國內少見以衛生棉條為主題的研究。